青協接觸236青年 1/4曾墮網絡陷阱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7/17 07:45

分享:

分享:

青協2017/18年度接觸236名高危或與科技罪案相關的青少年,當中約四分一曾行騙或受害。 (陳偉能攝)

現時年輕人均擁有智能電話,容易接觸不同的網絡陷阱,在網上行騙他人或成受害者。

香港青年協會「青年違法防治中心」於2017/18年度,接觸236名高危或與科技罪案相關的青少年,當中約四分一曾行騙或受害,主要涉及網上騙案,包括網購騙案、網上交友騙案、電話騙案及賺快錢騙案。

15歲的Jimmy有次在網上收到交友邀請,及後對方主動引誘他購買色情短片,好奇心驅使他買了一段,發現只有幾秒鐘畫面,對方立即問要不要再買,他以為下一段短片的時間會長一點,最後他共買了4次,花了百多元人民幣才發現被騙。

另有20歲女生,每逢月尾「手緊」都會在交友平台上邀約男生,要求對方送她名牌手袋,然後轉售手袋賺取現金,這行為持續了9個月,共騙萬多元,直到後來被社工發現,經輔導下得知行為有機會觸犯罪行,才沒再使用交友平台行騙。

不少受害人被騙徒利用心理因素,錯信網絡虛擬關係或資訊。例如有22歲女生用交友App認識朋友,被哄進行性行為後才得知對方是有婦之夫;有16歲男生以70元在網上買了一雙原價700元的名牌球鞋才知貨不對辦;又有23歲女生收到自稱內地公安的電話指要進行資產審查,滙了2萬元到深圳後騙徒沒再出現。

青協指,青少年往往因為情緒需要或貪小便宜被騙,普遍因損失金額小、或對自己行為感羞愧而不報警,最後姑息騙徒。而行騙者則一般出於貪心,或以為在網上活動無迹可尋而犯案。

去年10月起,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推行為期3年的「Project iSmarter青少年科技罪行防治服務」,為6至24歲高危青少年、老師和家長提供網絡罪行預防教育、危機評估及輔導支援,至今收到152個轉介個案。

家計會指,互聯網上有機會遇到虛假的資訊及扭曲的觀念、不懷好意的人,提醒與網友接觸時須保持警覺性,及懂得保護個人私隱及自身安全。